乙脑防控知识宣传稿(幼儿及小学低年级版)
刚得了乙脑的症状和感冒有些像,发烧,并伴有呕吐、恶心。这个病,小朋友们听说过吗?
★乙脑是什么病?乙脑是一种被带有乙型脑炎病毒的蚊子叮咬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夏天7、8、9三个月,没有打过乙脑疫苗的10岁以下小朋友容易得这个病。
★得了乙脑是什么样的?被带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少部分人乙脑经过10~14天,出现发高烧、头痛、呕吐、瞌睡、脖子发硬等症状,个别严重的可能出现死亡。刚得了乙脑的症状和感冒有些像,发烧,并伴有呕吐、恶心、全身不舒服,小朋友们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幼儿园的老师,尽早带自己去医院检查,即就是得了乙脑,绝大多数的小朋友经过正规的治疗都是可以康复的。
★乙脑是谁传染的?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蚊子先叮咬了体内有乙脑病毒的猪,再叮咬人,就可能会造成人得乙脑。
★怎么预防乙脑?
◆打乙脑疫苗。打乙脑疫苗是效果最好的预防乙脑的办法,我们的小朋友都应该在8个月和2岁大的时候各打过一次乙脑疫苗。小朋友们回家要让爸爸妈妈仔细看看自己的预防接种证,如果没有打够两次,就要及时地去原先打疫苗的地方补打乙脑疫苗。
◆消灭蚊子生存的地方。蚊子的卵是产在水里的,蚊子的幼虫也是在水中生活的,如果我们清理掉积水和家里长期存水的盆、瓶、缸、罐,蚊子就在我们的身边没法生存,就可以防止我们得乙脑。
◆怎么防止蚊子叮到自己。家里使用纱门、纱窗、蚊帐可以防止蚊子进入我们的家里和睡觉时不被蚊子叮咬。小朋友们在黄昏户外玩耍时,要尽量穿长袖衣服,不去树丛、猪圈牛舍等蚊子多的地方,身上也可以涂一些防蚊花露水或驱蚊油,尽量别让蚊子叮到自己。
★最后,县疾控中心温馨提示广大儿童家长:
乙脑发病初期的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发热、恶心、呕吐、全身不适,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就诊于正规医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祝愿宝宝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崇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
乙脑防控知识宣传稿(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版)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初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很类似,发烧,并伴有呕吐、恶心。这个病,你听说过吗?
★什么是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本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高发于7、8、9月,被带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仅产生病毒血症,而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医学上称为隐形感染,绝大多数成人都因此而获得免疫力。
★乙脑的症状有哪些?乙脑潜伏期约10~15天,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病、恶心、呕吐、嗜睡、头痛。2~3天后,病情明显加重,常出现昏迷、躁动不安、抽搐、说胡话、呼吸不规则、颈项发硬等症状,极重的病例可因高烧、抽搐不止、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少数症状轻者,只头痛和低烧,几天内就可恢复正常。大多数病人在7~10天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少数严重病人可因惊厥、昏迷持续较久,恢复后常留有时间长短不一的精神不正常、智力减退、失语、手脚强直不能活动等后遗症。
乙脑的发病初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很类似,发烧,并伴有呕吐、恶心、全身不适,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有类似症状还是要早诊断、早治疗。
★乙脑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是什么?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等。猪的自然感染率最高,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蚊虫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病毒通常先在家畜中流行,蚊-猪-蚊循环使大量蚊虫携带病毒,在人类乙脑流行中起重要作用。
★乙脑的预防措施
◆灭蚊防蚊:提高防蚊灭蚊意识,在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喷洒杀虫剂灭蚊,重点处理地下室、楼梯背面、盥洗室和厕所等阴暗潮湿的场所。
◆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目前接种的乙脑疫苗是乙脑减毒活疫苗,是政府采购用于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免疫程序为8月龄、2岁各接种1针。
◆加强个人防护:室内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进行防蚊。野外工作和户外活动时可在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及时治疗:当被蚊虫叮咬又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发烧等乙脑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能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健康教育:将预防乙脑的知识讲给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提高对疫苗接种、防蚊灭蚊对预防乙脑重要性的认识。
崇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
评论